浏家港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
——晨锻1+N能力发展下材料的调整
通过上学期的教研活动,园部带领教师对晨间体锻场地场地资源进行开发,尝试打破只在水泥场地上活动的局限,利用场地上的资源(墙壁、树木)和周边元素(草地、山坡),其中涉及到的关键词:上下、左右、前后,以此来拓宽幼儿的活动场地、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另外,为了能让场地上的材料更加支持幼儿全方面运动能力发展,提出了核心主材覆盖,多材辅助的“1+N”游戏区模式,并且对照关键经验来设计和改造游戏内容。2024年10月18日中午,浏家港幼儿园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晨锻1+N能力发展下材料的调整的教研活动。
探索在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分散了材料补充到各个区域,教师对幼儿园现有场地上面的材料做了又一次的梳理和统计。请每一位老师作为材料的稽查员,回头看每个区域中是否都涉及到“走、跑、跳、投掷、钻爬”等多种动作发展。如果不满足全面性的条件,还需要增加些什么材料能获得全面发展的可能?同一种材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玩法大致相同,例如:皮球的玩法单一,除了可以抛接球、滚球和原地拍球等,未利用好不同区域中材料与材料的组合提升难度。在场地方面,生生园山坡对于小、中班幼儿来说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在场地与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教师的指导策略和指导重点决定了幼儿游戏的质量。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的理念有了以下的转变:教师有了材料调度的意识,调整的材料更多的是在我们原有的材料基础上,区与区之间的调剂。增加的材料不局限在小器械材料本身可以玩什么,有意识的与场地上面的原有材料进行互动与组合。教师能够站在所带年龄段幼儿的需求出发,为幼儿提供支持与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