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防病指南:常见疾病预防与家庭护理方案》
掌握科学防护措施可显著降低幼儿患病风险19:
1. 传染病预防核心策略
基础防护:
勤洗手:使用七步洗手法,重点清洁指甲缝、手腕,外出归来必洗手。
环境消毒:每周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家具,玩具用沸水煮 15 分钟或紫外线消毒。
疫苗接种:按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如流感疫苗每年接种),水痘、手足口病疫苗可自愿接种9。
高发季节应对:
冬季(流感、肺炎):每日通风 3 次,每次 20 分钟;佩戴口罩,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
夏季(肠道感染):水果现切现吃,剩菜冷藏不超过 24 小时,饭前便后必洗手。
2. 常见症状家庭处理流程
发热:体温<38.5℃可物理降温(温水擦浴),≥38.5℃服用退烧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持续发热超 72 小时需就医。
咳嗽:干咳可饮温水润喉,有痰时多拍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避免滥用止咳药。
腹泻: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暂停高纤维食物(如西蓝花),持续 3 天无好转需查便常规9。
3. 过敏问题管理
过敏原排查:记录饮食与症状关联,常见致敏食物包括鸡蛋、牛奶、海鲜。初次添加新食物需观察 72 小时。
应急处理: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立即就医,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滴剂)。
文摘五:《安全防护全场景指南:从家居到户外的立体保护方案》
意外伤害是幼儿健康的重要威胁,需构建全方位防护体系10:
1. 家居安全改造清单
物理防护:
安装防撞条(桌角、柜门)、窗户限位器(开启不超过 10cm)、阳台护栏(间距<11cm)。
药品、清洁剂锁入高处柜子,电源线用线槽固定,避免拖拽风险。
行为规范:
禁止儿童进入厨房,烹饪时使用后炉灶旋钮套。
浴室防滑垫 + 扶手,洗澡水温控制在 38-40℃,避免烫伤。
2. 出行安全细则
道路安全:
过马路遵循 “停 - 看 - 听 - 牵” 原则,使用斑马线,拒绝 “中国式过马路”。
乘车必用安全座椅(反向安装至 2 岁),12 岁以下禁止坐副驾驶。
公共场所:
人多时使用防走失手环,设定集合点(如商场服务台)。
游乐场选择软质地面,监督儿童正确使用设施,避免推挤。
3. 身体防护教育
隐私保护:用绘本(如《学会爱自己》)教孩子认识隐私部位,明确 “背心裤衩覆盖处不许他人触碰”。
防性侵启蒙:建立 “安全名单”,告知孩子即使是熟人,未经父母同意也不能带走自己。
应急技能:熟记父母姓名、电话,学会拨打 110,遇到危险时向穿制服人员求助(如警察、保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