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大班后:科学的幼小衔接不容忽视
进入大班之后,你会发现之前的“熊”孩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既好带又好学的乖娃娃!不过,进入大班后,孩子的一日活动在学习上的时间分配会有所增加,以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所以,快来看看大班孩子的变化和需求吧!
升入大班后:孩子会有7种显著变化
1. 动作协调性增强。
进入大班后,孩子在力量、耐力和动作协调性上又上一个台阶。可以多带领孩子做一些球类运动、握笔书写也可以练习起来。
2. 独立性进一步增强。
除了基本能生活自理以外,还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让他们整理自己的房间,帮助家人收拾屋子。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如扫帚、拖把等。放手让孩子操作各种生活工具,如锤子、剪刀……当然家长要先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
3. 做事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
大班孩子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老师,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这就要求家长要适当放手、放权。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真正动手做的应该是孩子自己。
4. 活动更加有目的,有计划。
大班孩子已经完全有能力在行动之前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想法,有计划并能坚持完成自己的计划。但是这种目的性、计划性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有赖于成人的引导。因此成人应给孩子参与学习计划的机会,并引导他们按照计划进行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孩子的主动行为始终围绕着学习计划、学习主题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他们制定计划、按计划行动的习惯和能力。
5. 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5—6岁孩子的神经系统比5岁前的孩子成熟许多。与此同时,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这既表现在他们对动作准确性的控制上,又表现在对他们自己行为的控制上,如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等。
6. 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5—6岁的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思维积极、活跃,愿意学习新东西。正如陈帼眉教授在《学前心理学》中所指出的那样,“如果说4岁儿童的活跃主要表现在身体的活动上的话,那么5岁儿童的活跃主要表现在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上”。而且他们喜欢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内容、问题情境,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后,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会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和快乐。
成人抛给孩子的学习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不仅顺应了孩子积极思考的特点,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勤于思维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