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周计划
主题名称:找春天 班 级:中班 日 期:4月10日— 4月14 日 带班老师:吴旖琳、陈鑫瑜、张晨璐
本周重点 |
1.结合春天主题前期经验,对班级自然角里的动植物进一步的探究,了解动植物的生长。 2.在上一周的区域调整基础上,继续带领幼儿优化游戏活动,将春天主题的经验通过语言区与建构区呈现。 3.继续做好晨间体锻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工作,并指导幼儿制作完善运动游戏书,服务于室内外运动游戏。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来园 |
⒈来园接待:关注幼儿身体状况,鼓励幼儿记录日期、来园时间、大事记表征等方式进行签到; ⒉来园活动:关注自然角中自己小组领养的植物生长情况,自主进行养护与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关注日期、天气,及时更新气象墙信息,并记录本周大事记或新闻,互相分享交流; ⒊晨谈:自然角里的小故事,指导要点:关注自然家里的动植物,观察自然角动物的动作与状态变化,以及自然角植物的生长变化。 |
户外锻炼 |
场地:前操场 能在竹梯、木板搭建的缓坡上平稳推行轮胎,保持身体平衡。 |
场地:后操场 能通过助跑连续跨跳通过多个低矮障碍物。 |
场地:教室 能手脚并用,钻爬、横向攀爬通过桌椅迷宫。 |
场地:前操场 能用跳山羊的动作助跑撑跳过球,并在地垫上手脚并用匍匐前进。 |
场地:后操场 能够连续拍球运球一定的距离,并进行定点投篮。 |
1.队列练习:能看懂手势指令进行四列纵队的集合与列队、单双排交替蹲起、两列纵队交替等队列变化,动作、速度基本保持一致; 2.律动、早操:能踏准节奏进行律动练习,武术动作基本到位,出拳有力、声音响亮;掌握体转运动动作要领,能通过腰部力量向后伸展。 |
集体、 小组活动 |
活动一:我和自然角的故事 (社会) |
活动二:小蜗牛找房子 (语言) |
活动三:虫虫爬 (体育) |
活动四:小蜗牛脖子的秘密 (科学) |
活动五:小蜗牛的新房子 (美术) |
游戏活动 |
区域活动(周一、周四、周五):美工区:小蜗牛的新房子、有趣的毛毛虫(玩色、印画);益智区:能放几个、运动游戏棋;阅读区:我的游戏书、仓鼠历险记;建构区:班级游戏地图、搭帐篷;科探区:滑滑梯、纸飞机飞呀飞;生活区:纸棒和纸球; 重点指导:益智区:能放几个:创设新游戏,收集资源库中各种各样的瓶盖以及贝壳、石头、豆子等材料装盖子,感受材料大小和收纳数量的关系; 运动游戏棋:在上周班级游戏地图绘制的经验基础上,将地图设计成游戏棋进行游戏; 科探区:滑滑梯:在上周坡道滚动的基础上,尝试寻找不同材质的坡面进行实验,探究材质与滚动速度的关系; 户外游戏(周三下午、周四下午)户外建构,指导要点:延续上周娃娃家游戏中搭帐篷的经验,在建构区运用更多材料进行建构。 角色游戏(周一下午、周二下午、周三上午),指导要点:在上周娃娃家分房间的游戏经验基础上,丰富每个房间的场地与游戏内容规划,如阳台晾晒游戏、厕所浴室盥洗游戏等。 |
下午体锻及游戏 |
场地:前操场 能迁移室内悬吊游戏,搭建拓展器械,能抓握悬吊一定时间 下午游戏:角色游戏 |
场地:室内 运用桌椅、地垫等组合成迷宫,进行钻爬、攀爬、悬吊等拓展运动 下午游戏:角色游戏 |
场地:后操场 有保护的进行攀爬、前滚翻、钻爬运动,能手脚并用,匍匐前进 下午游戏:户外建构 |
场地:后操场 读懂运动游戏手册,能连续闯关进行钻爬、触碰跳、定点投掷游戏 下午游戏:户外创造性游戏 |
场地:后操场 能通过助跑连续跨跳通过多个低矮障碍物。 下午游戏:室内建构 |
日常生活 |
1.丰富签到的内容和方式,结合主题与幼儿的经验发展,提供更多趣味性的签到方式供幼儿选择。 2.关注自然角里动植物的变化,及时记录,通过游戏书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发现。 |
家长工作 |
1.和幼儿一同为蚕宝宝采桑叶、寻找蜗牛,并带来幼儿园共享。 2.周末带领幼儿外出野餐,收集小石头、树枝、小昆虫等等,丰富班级自然角、资源库。 |
环境创设 |
1.调整班级建构区,充分利用午睡时环境,合理规划地面建构与桌面建构,发挥建构游戏辅助其他游戏的作用。 2.充分利用班级场地资源,发展、规划娃娃家和舞台大pk游戏,形成游戏区中区,支持更多元化的游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