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名称:找春天 班级:中班 日 期:4月15日—4月19日 带班老师:张君、吴旖琳、陈鑫瑜
本周重点 |
⒈鼓励幼儿进一步认识春天的小动物——蜗牛,了解蜗牛的基本结构和生活习性,尝试用多种材料表现蜗牛的外形特征。 ⒉天气渐热,关注幼儿运动前后的身体状况,提醒幼儿及时脱外套、小口喝水,并适时休息。 ⒊根据幼儿对蜗牛的探索兴趣,引导幼儿在了解了蜗牛的生活习性后,给自然角的蜗牛寻找合适的新家,用适当的方式照顾蜗牛。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来园 |
⒈来园接待:热情接待幼儿,重点关注幼儿的身体情况,帮助部分幼儿水杯装好温水,放在指定位置。 ⒉入园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自主签到,重点观察口袋小芽的生长变化,并结合签到进行记录;提醒幼儿关注自然角里的小动物,给蜗牛、小蝌蚪等换水、清理,并提供一些合适的食物进行喂养。班级里开展自主游戏活动,如阅读、绘画、折纸、桌面建构等。 ⒊晨谈:我找到的蜗牛、蜗牛喜欢吃的东西。重点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说说自己在哪里找到过蜗牛,说说蜗牛的外形特征和蜗牛喜欢吃的东西,聊聊如何饲养自然角里的蜗牛。 |
户外锻炼 |
场地:后操场 能在轮胎、梯子搭建的缓坡上平稳行走,保持身体平衡。 |
场地:前操场 能够在地垫上用手脚着地、膝盖悬空的方式爬行。 |
场地:后操场 能够创造性地组合梯子、轮胎、PVC架子等材料,发展钻爬、平衡等能力。 |
场地:前操场 能尝试绕障碍物运球,并有目的地进行投掷。 |
场地:后操场 能够灵活地绕过障碍物跑。 |
⒈队列练习:结合操场点位,能从四列纵队变为双圈队形,再从双圈队形变回四列队形。 ⒉律动、早操: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动作有力,精神饱满。 |
集体、 小组活动 |
活动一:蜗牛的秘密(科学) |
活动二:小蜗牛找房子(语言) |
活动三:小蜗牛的新房子(美术) |
活动四:蜗牛赛跑(体育) |
活动五:蜗牛与黄鹂鸟(音乐) |
游戏活动 |
区域活动(周一、周二上午、周四下午):建构区:春天的花园;科探区:有趣的静电、小船运货;美工区:蜗牛的新房子、折纸添画;益智区:蛇梯棋、剥豆子统计;语言区:《蚕豆大哥》系列图书阅读;生活区:折手帕。 重点指导: 科探区:有趣的静电,鼓励幼儿探索物体摩擦后产生静电的现象,探索气球、吸管、木棒、勺子等不同材质摩擦后是否能产生静电现象。 美工区:蜗牛的新房子,鼓励幼儿使用黏土制作蜗牛壳的造型,之后利用石子、豆子等自然物装饰在蜗牛壳上,给蜗牛设计新房子。 益智区:剥豆子统计,鼓励幼儿将毛豆、花生、蚕豆等分别剥壳,统计豆子数量,并能够按照操作单上的提示给豆子数量按照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排序。 户外创造性游戏(周二下午、周五上午)户外建构、自然物拼搭、户外角色游戏,指导要点:上周鼓励幼儿在户外角色游戏中,进行春游、野餐、放风筝等活动,体验春日游玩的乐趣;本周重点指导户外建构,幼儿能够合作利用大型建构积木建构春天的公园。 角色游戏(周一下午、周三、周四上午):上周鼓励娃娃家幼儿利用小推车、餐垫等材料,增加带娃娃晒太阳、郊游、野餐等游戏情节内容,本周指导幼儿利用整改后的资源库材料超市开展角色游戏,不同角色分工的幼儿能够自助选择材料开展游戏,对资源库材料进行创造性地使用。 |
下午体锻及游戏 |
前操场: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 角色游戏 |
后操场:能够单手向前投掷纸球4米左右的距离。 户外创造性游戏 |
后操场:能够连续拍球10个以上。 绘本阅读:《蜗牛去漫游》 |
前操场:能够在轮胎、梯子、木板、攀爬架等多种材料的不同组合方式下,平稳的攀爬、行走。 区域游戏 |
后操场:能立定跳远,跳距不少于30厘米。 安全教育:卫生间里有危险 |
日常生活 |
⒈利用餐后、睡前等时间,给幼儿讲一些关于蜗牛、小蝌蚪、蚯蚓等春天常见的小动物的故事。 ⒉与幼儿一起观察自然角里的小蜗牛,观察蜗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
家长工作 |
⒈请家长利用周末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寻找蜗牛,并与幼儿一起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爱吃的食物。 ⒉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与蜗牛有关的绘本,如《蜗牛的日记》、《一百只蜗牛去旅行》、《蜗牛出租车》等。 |
环境创设 |
⒈在主题墙上呈现幼儿探索蜗牛的相关内容,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蜗牛,装扮教室。 ⒉自然角新增动植物养护公约,让幼儿能够用合适的方式照料动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