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三 周计划
主题名称:小不点大发明 班 级:大一班 日期:5月4日—5月6日 带班老师:陆印珠 苏莉
本周重点 |
⒈开展《小不点大发明》主题活动,观察和感受周围的物理现象,对各种各样的运动现象产生兴趣,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⒉关注天气的变化,在户外活动中观察幼儿的出汗情况,并提醒及时休息。 ⒊结合幼儿兴趣需要继续开展种植菌菇活动,做好连续观察记录等。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四 |
五 |
六 |
来园 |
⒈来园接待:热情接待幼儿,观察每位幼儿的情绪,同伴间相互问好;做好二次晨检测温,然后自主签到,鼓励幼儿写名字、记录体温、看钟表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来园。 ⒉入园活动:整理书包、做好值日生工作、人数统计记录、自主绘画游戏故事;自然角观察照顾动植物,可参考“浇水指南”进行浇水,进行测量等相关活动;幼儿自主做好天气预报更新日期、记录天气情况。 ⒊晨谈:我发现的各种“力”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出现的力,分享交流有“力”的物体。 |
户外锻炼 |
|
|
后操场:沙包、飞盘、皮球、绳子等 发展目标:能在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 |
室内:绳子、沙包、彩圈、垫子等 发展目标:能尝试组合多种材料进行锻炼,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
前操场:彩圈、障碍物、绳子等 发展目标: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 |
⒈队列练习:能手脚协调地进行踏步走、四路纵队变两路纵队;看手势听四队变4个小圆形。 ⒉律动、早操:进一步熟悉韵律操的音乐和动作,能听着音乐较合拍做早操动作。 |
集体、 小组活动 |
|
|
活动一:滚滚和蹦蹦(语言) |
活动二:形形色色的力(科学) |
活动三:我看见的运动(美术) |
上午游戏 |
区域活动(周四):科探区:物体的下落、有趣的滑板。益智区:神奇的多米诺,美工区:不倒娃娃、滚滚的画。语言区:转呀转、滚滚和蹦蹦。建构区:扑克牌造房子、不倒的房子。 重点指导:建构区《不倒的房子》能用不同建构材料搭建不倒的房子,指导它不倒的原因;美术区《滚滚的画》能使用三种不同颜料在纸盒中滚画,观察弹珠滚动后画出的画面并进行添画。 户外建构(周五)指导要点:上周丰富搭建内容,利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本周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建构牢固房子的条件,尝试使用各种积木和辅助材料进行拼搭不倒的房子。 角色游戏(周六)指导要点:本周继续关注游戏中新的情节,促进游戏区之间的联动,如开汽车,与其他游戏进行联动。 |
下午体锻及游戏 |
|
|
体锻:两人三足 发展目标:发展幼儿的协调性和合作能力。 绘本阅读:隐形的大力士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欣赏绘本感受大自然中充满了隐形的力。 |
体锻:跳长绳 发展目标:发展幼儿上、下肢肌肉耐力和合作能力。 音乐游戏:小鼓唱歌米粒跳 指导要点:能随内容变换而调整跳动的高低和动静。 |
体锻:冰壶大作战 发展目标:能用手部力量推动木块,与同伴进行比赛。 区域活动:建构区 指导要点:继续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各种积木和辅助材料进行拼搭不倒的房子。 |
日常生活 |
⒈收集各种会动的物体或相关图片,并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其运动现象,了解这些物体时怎么运动的,为什么会运动。 ⒉组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行车、汽车的轮胎,看看这些轮胎上的花纹有什么不同,并了解其作用。 ⒊为幼儿提供各种有弹性的物品,如:皮筋、海绵、皮球、弹簧、蹦蹦床等,供幼儿玩耍,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弹性,发现弹性。 |
家长工作 |
⒈邀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孩子探求科学现象的愿望。 ⒉邀请家长协助孩子收集各种相关材料,如盒子、一次性杯子、鞋子、轮子、大小圆桶等。 |
环境创设 |
⒈创设“它们正在运动”相关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了解什么在动,怎么动,为什么动,激发幼儿对“力”的探索。 ⒉布置“我发现的力”,把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到的各种力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引发幼儿的讨论,扩展相关的科学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