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五 周计划
主题名称:奇妙的声音 班 级:小班 日 期:5月19日—5月23日 带班老师:陈怡珍 李雪荣
本周重点 |
1.开展线索“好听的声音”,引导幼儿探索、模仿、创造声音,提高幼儿的听力敏感度和辨识能力,促进幼儿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的发展,并通过声音相关的游戏增强幼儿的身体锻炼和运动能力。 2.继续引导幼儿养成七步洗手法的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流行性感冒。 3.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角的动植物,观察指导:引导幼儿观察蜗牛,发现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鼓励幼儿日常照料蜗牛,给蜗牛更换叶子,摆放有关蜗牛的绘本,激发幼儿记录蜗牛的兴趣。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来园 |
⒈来园接待:微笑迎接幼儿,引导幼儿主动向老师、同伴问好;指导幼儿自主签到和更换天气预报插牌,关心幼儿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提醒幼儿洗手、灌水、放好个人物品,做好二次晨检测温工作。 ⒉来园活动:鼓励幼儿观察自然角中的蜗牛,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并做好记录;鼓励幼儿选择没有玩过的区域进行游戏,不要扎堆游戏,提醒幼儿安静、专心地参与游戏,遇到困难会想动脑筋或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 区域活动:益智区:敲响小鼓;语言区:手偶表演、故事盒;科探区:听海螺、响响瓶;生活区:做项链、做香包;建构区:造高楼;美工区:美丽的风铃;表演区:我来敲声音。 ⒊晨谈:你听到什么声音。指导要点: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用耳朵听到的大自然中的美景和动人的声音。 |
户外锻炼 |
场地:北操场 指导要点:能双脚交替平稳通过“U”型弯道。 |
场地: 南操场 指导要点:能站在指定位置,并将篮筐放在1.5米远的位置投球,利用皮球的弹性落入大框内。 |
场地:南操场 指导要点:愿意参加户外的各种大型器械锻炼,并能遵守规则。 |
场地:北操场 指导要点:能双脚交替在平坦路上平稳滑行。 |
场地:南操场 指导要点:能双脚站立,从30厘米的高处自然跳下。 |
⒈队列练习:能一个跟着一个走,听音乐走成大圆和两列纵队。 ⒉律动、早操:能跟随音乐合拍做韵律操和模仿操,动作整齐有力。 ⒊弹性安排:如遇下雨天或者特殊天气,调整为室内体锻及游戏,幼儿能够自主合作利用教室中已有材料、桌椅,及幼儿用桶、呼啦圈、拱门、平衡木、沙包、皮球等小型器械材料组合游戏。 |
集体、 小组活动 |
活动一:小仙女的音乐盒 (科学) |
活动二:快乐的水声 (美术) |
活动三:我帮乐器找位置 (数学) |
活动四:轻轻的告诉你 (语言) |
活动五:我的身体会唱歌 (音乐) |
上午游戏 |
美创乐园 (会跳舞的粉笔) |
角色游戏 |
角色游戏 |
美创室 |
角色游戏 |
角色游戏:西瓜家、超市、银行、理发店,重点指导:娃娃家,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学做小主人,邀请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并能热情接待小客人,如:给客人倒水,做饭给客人吃等。 |
下午体锻 |
场地:南操场 指导要点:能助跑跨跳的高度不低于15厘米。 |
场地:南操场 指导要点:能沿地面直线或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 |
场地:北操场 指导要点:能快跑15米左右。 |
场地:南操场 指导要点: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 |
场地:南操场 指导要点: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 |
下午游戏 |
角色游戏 |
沙水天地 (挖地道) |
种植园地 (浇水、拔杂草) |
户外创造性游戏 (小舞台) |
户外建构 (鸟巢) |
日常生活 |
⒈组织幼儿自带能发出声响的玩具来园,和同伴交换玩,听听他们不同的声音。 ⒉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声音,尽情舞蹈。 |
家长工作 |
⒈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家中的电话铃声、吸尘器声,路上的汽车声、走路声,大自然中的流水声、鸟鸣声等, 感受声音的丰富和奇妙。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分辨来自屋内和屋外的声音,分辨哪些声音是近处的,哪些声音是,找找最响的声音和最轻的声音,等等。 |
环境创设 |
⒈引导幼儿将自带的发声玩具布置成为一个“声音展台”。引导幼儿自制风铃,将风铃装饰在门口或者窗台上。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