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七 周计划
主题名称:奇妙的声音 班 级:小班 日 期:6月2日—6月6日 带班老师:陈怡珍 李雪荣
本周重点 |
1.开展线索“各种各样的声音”,鼓励幼儿制作简易乐器如沙锤、铃铛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并引导幼儿感受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2.近期班中感冒幼儿较多,加强卫生消毒,提醒幼儿进行七步洗手法洗手。 3.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角的动植物,观察指导:引导幼儿观察山药,发现水培山药和沙土培植山药的不同生长环境已经观察两种生长环境下的生长情况的不同,鼓励幼儿利用各种工具观察山药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来园 |
⒈来园接待:微笑迎接幼儿,引导幼儿主动向老师、同伴问好;指导幼儿自主签到和更换天气预报插牌,关心幼儿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提醒幼儿洗手、灌水、放好个人物品,做好二次晨检测温工作。 ⒉来园活动:鼓励幼儿观察自然角中的山药,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山药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鼓励幼儿选择没有玩过的区域进行游戏,不要扎堆游戏,提醒幼儿安静、专心地参与游戏,遇到困难会想动脑筋或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 区域活动:益智区:敲响小鼓;语言区:手偶表演、讲故事、传声筒;科探区:物体敲击、跳动的声音;生活区:制作沙锤;建构区:造高楼;美工区:纸大炮、小喇叭、手风琴;表演区:身体打击乐剧场。 ⒊晨谈:各种各样的声音。指导要点: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用耳朵听到的大自然中的美景和动人的声音。 |
户外锻炼 |
端午放假 |
场地: 南操场 指导要点:能双脚同时用力蹬地起跳,动作连贯有节奏,能从25~30厘米高处跳下。 |
场地:南操场 指导要点:能熟练掌握手膝着地爬的基本动作,有一定速度并能较好地控制方向。 |
场地:北操场 指导要点:能沿着规定的路线骑行。 |
场地:南操场 指导要点:能双手向上、向前、向后抛球,体验投掷活动的乐趣。 |
⒈队列练习:能一个跟着一个走,听音乐走成大圆和两列纵队。 ⒉律动、早操:能跟随音乐合拍做韵律操和模仿操,动作整齐有力。 ⒊弹性安排:如遇下雨天或者特殊天气,调整为室内体锻及游戏,幼儿能够自主合作利用教室中已有材料、桌椅,及幼儿用桶、呼啦圈、拱门、平衡木、沙包、皮球等小型器械材料组合游戏。 |
集体、 小组活动 |
端午放假 |
活动二: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 (语言) |
活动三:大鼓咚咚咚 (数学) |
活动四:青蛙呱呱呱 (音乐) |
活动五:越过小水洼 (体育) |
上午游戏 |
端午放假 |
角色游戏 |
角色游戏 |
美创室 |
角色游戏 |
角色游戏:草莓家、西瓜家、超市、银行、理发店、小公园、小舞台,重点指导:小舞台,鼓励幼儿大胆模仿角色的核心动作、语言或简单道具。如今天有话剧表演,“小兔子怎么跳?”“小猫怎么叫?”“唱歌的人手里会拿着什么?” |
下午体锻 |
端午放假 |
场地:南操场 指导要点:能在简单、固定的平行线上获窄道中行径,保持身体平稳不摇晃。 |
场地:北操场 指导要点:能双手抓住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 |
场地:南操场 指导要点:能立定跳远不少于60厘米。 |
场地:南操场 指导要点:能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上跳。 |
下午游戏 |
端午放假 |
沙水天地 (城墙) |
种植园地 (日常照料爬藤植物) |
户外创造性游戏 (自然打击乐团) |
户外建构 (热闹的马路) |
日常生活 |
⒈组织幼儿收集日常用品制作各种打击乐器制造各种声音,让幼儿辨别是什么物品发出的声音。 ⒉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声音,尽情舞蹈,当教师吹响哨子,跳舞幼儿的动作要立刻停止。大家会发现每个人都有滑稽的动作,谁移动了或失去平衡就要被刮鼻子或挠痒痒。 |
家长工作 |
⒈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录制家庭及社区的声音(门铃声、鸟鸣、汽车喇叭等),制作成音频合集,播放时让孩子猜声源并描述特点。 ⒉亲子共读拟声词丰富的绘本(如《好饿的毛毛虫》),模仿动物叫声或自然声响。 |
环境创设 |
⒈可以在班级中设置“身体打击乐剧场”,通过节奏图谱卡,利用身体部位进行演奏。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