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周计划
主题名称:我能干 班 级:小班 日期:4月22日—4月26日 带班老师:沈怡芬 唐艳勤
本周重点 |
⒈本周开展线索“眼睛看,耳朵听”,引导幼儿通过眼睛看、耳朵听的双重感官体验,促进多种感官直接的协调发展。 ⒉随着天气的转暖,注意幼儿运动前后的保育工作,提醒孩子运动前脱去外套,运动中适当休息,运动后及时穿衣服。 ⒊班本活动:向日葵对比实验。引导幼儿通过向日葵在土壤和沙子两种不同介质中的生长情况,了解向日葵对生长环境的需求和适应性。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来园 |
⒈来园接待:微笑接待每一位幼儿,关注幼儿身心状况,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角生态缸中动植物的变化,更换星期、天气标志,做好自主签到、水壶灌水和二次晨检工作。 ⒉来园活动:鼓励幼儿选择没有玩过的区域进行游戏,提醒幼儿安静、专注地参与游戏,遇到困难会想动脑筋或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 ⒊区域活动(周一、二、三、四、五):益智区“制作点子卡片、“点子卡找朋友”;美工区“折纸小猫”、“制作小乐器”;生活区“梳头”;科学区“观察豌豆”;语言区“小手变变变”;建构区“造高楼”;表演区“歌曲表演《小手歌》” 周一重点指导:美工区“折纸小猫”。指导要点:能根据步骤图折出小猫,并小猫添画五官。 周二重点指导:生活区“梳头”。指导要点:能自己照镜子梳梳短发,梳整齐后为自己夹上发夹,发卡。 周三重点指导:益智区“点子卡找朋友”。指导要点:能根据点卡上的数量取相应的实物进行配对。 周四重点指导:科学区“观察豌豆”。指导要点:能从外到里地观察、感知豌豆荚和蚕豆瓣的主要特征。 周五重点指导:表演区“歌舞表演《小手拍拍》”。指导要点:能用替换歌词的方式创编歌曲的部分内容并进行对唱表演活动。 ⒋晨谈:我看到的、我听到的。指导要点: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到的大自然中的美景和动人的声音。 |
户外锻炼 |
⒈队列练习:练习快速地从小圈走成4个队列、练习散点变4个队列。 ⒉操节、韵律活动:听着音乐,随音乐变化而变化动作;动作有力,整齐;和同伴合作时眼睛注视对方。 |
场地:草地+水泥地 指导要点:能在骑小车的过程中掌握平衡和协调技巧,提升身体协调性和平衡力。 |
场地:塑胶地 指导要点:能双手向上抛球。 |
场地:草地+水泥地 指导要点:愿意参加户外的各种大型器械锻炼,并能遵守规则。 |
场地:塑胶地 指导要点:能在分散跑时躲避他人的碰撞。 |
场地:草地+水泥地 指导要点:能遵守骑车的“交通规则”,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
集体、 小组活动 |
活动一:我听见(健康) |
活动二:这是谁的眼睛(科学) |
活动三:小青蛙听故事(语言) |
活动四:小手歌(音乐) |
活动五:我们不做慢羊羊(社会) |
上午游戏 |
角色游戏(周一、三、四):好玩的游戏在哪里?引导幼儿根据角色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对角色游戏的材料和角色区进行调整。 户外建构(周二):重点指导幼儿建构“火车”,提供火车照片,了解火车的基本构造,并引导幼儿运用连接、架空、叠高等建构技能搭建火车。 阅读室活动(周五):重点指导幼儿阅读与眼睛有关的书籍,引导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
下午体锻及游戏 |
场地:草地+水泥地 指导要点:练习轻轻地从高处往下跳。 下午游戏:美术室(鲜花标本) |
场地:塑胶地 指导要点:幼儿相互抓尾巴,锻炼幼儿的灵活性。 下午游戏:户外创造性游戏 |
场地:草地+水泥地 指导要点:练习追影子四散跑的能力。 下午游戏:户外涂鸦(留住春日) |
场地:塑胶地 指导要点:练习原地纵跳触物,能够双脚并拢向上跳起。 下午游戏:种植活动(收获豌豆) |
场地:草地+水泥地 指导要点:能遵守大型玩具的守游戏规则,不推不挤。 下午游戏:户外创造性游戏 |
日常生活 |
⒈离园前,组织幼儿参与“我能干”的活动,如:我会讲故事、我会帮忙收拾整理等。 ⒉组织幼儿进行“我有亮眼睛”的谈话,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学说“我用眼睛看到……” |
家长工作 |
⒈建议家长在家长开辟游戏角,为幼儿提供抽屉或盒子,为幼儿摆放玩具图书,角幼儿学习整理、保管自己的东西。 ⒉和孩子一起阅读有关小手的故事,了解一些正确保护小手的方法。 ⒊家校网站上传有关引导幼儿正确运用五官的方法和内容。 |
环境创设 |
⒈布置温馨、整洁、美观的环境,每天热情的迎接小朋友的到来。 ⒉布置“我的宝贝用处多”专栏,供幼儿相互交流。 |
本周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