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积极围绕园务计划、教研计划中的目标和要求,强化一日活动各环节的有效管理,注重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品德、礼仪、常规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日常活动,加强健康、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培养幼儿懂礼貌,讲卫生的良好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的同时关注幼儿学习兴趣、良好习惯态度的养成,重视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幼儿度过快乐而又意义的童年。
二、班级情况分析
㈠亮点分析
⒈语言表达与社会交往能力显著提高。第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第二,遇到困难或纠纷愿意且有能力使用语言告诉老师,向老师寻求帮助。
⒉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生活,入园焦虑现象基本消除。通过一年的小班生活,大部分幼儿已经熟悉了幼儿园的生活流程,喜欢上幼儿园;在幼儿园中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
⒊科学探究能力较强。通过小班“柿子”、“蚕豆”班本课程,幼儿能仔细观察并发现感兴趣的事物的明显特征,并使用图画进行记录;同时开始初步的比较观察和猜测、实验。
㈡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问题一:幼儿常规意识较差。
分析:第一,家园生活不一致,导致很多已经养成的常规习惯在家中慢慢遗失。第二,由于年龄原因,幼儿本身常规意识还比较弱。第三,幼儿对班级常规参与较少,很多都是老师说,孩子听,主动遵守规则的积极性较弱。
问题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薄弱。
分析:第一,很多幼儿来园出现没有人喂饭不吃的情况,这与家长们的包办代替息息相关。第二,教师平时更多将精力投放在探究学习领域,对生活自理能力关注较少。
三、班级发展目标
㈠常规习惯
⒈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
⒉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如整理物品、不偏食挑食,饭前便后洗洗手,且方法基本正确等。
⒊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遵守规则。
⒋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
⒌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㈡教育教学
⒈乐于想象和创造,能在游戏中创造性得使用资源库的各种材料。
⒉在学习和游戏中,不怕困难,勇于探究和尝试。
⒊能双脚灵活上下楼梯;能沿边线较直地画出简单图形,或能边线基本对齐地折纸。
⒋在群体中能有意识地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
⒌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⒍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
⒎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和想象的事物。
㈢安全保育
⒈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
⒉指导在公共场合不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
⒊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
⒋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愿意依赖别人。
⒌能使用筷子吃饭。
㈣家长工作
⒈能够积极关注幼儿园班级动态,配合班级老师收集准备各种材料。
⒉尝试与孩子一起开展亲子阅读,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⒊配合园部离园环节在家中开展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⒋支持园部的系列主题活动,能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