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1班班级工作总结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们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精神,创设了良好班级氛围和环境,对幼儿实施了科学的保育和教育,有序做好了班级各项工作。现将本学期班级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设了良好的班级氛围和环境
本学期,我们结合幼儿的兴趣、年龄特点,创设了充满童趣的班级环境、自然角环境及游戏环境,发挥了环境的美化和教育作用,并将“课程游戏化”理念渗透到环境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显性或隐性的学习环境。例如:我们鼓励幼儿大胆利用自然物进行游戏或者美术创作,在《可爱的动物》主题中,幼儿创作了形式多样的自然物小动物;在《喜洋洋》主题中幼儿有将带有蛇年、年味的作品、福字等呈现在环境中,过程中也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协作能力等。
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保教活动,促进了幼儿的多元发展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中国娃”“与自然对话” “可爱的动物” 和“喜洋洋”等主题,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需要、认知特点,以游戏的形式组织趣味性、生活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注重活动与幼儿已有经验的衔接,注重活动中幼儿的问题与发现,利用活动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表现力、动作协调性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另外,我们也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区域活动、角色游戏、户外活动等,在活动中注重鼓励幼儿去探索、去发现,引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操作材料,积极地与同伴互动、交往,促进了幼儿的发展,让幼儿能够很好地在“玩中学”
三、多种途径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品质
《指南》社会领域指出的:“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在一日生活中充分利用老师的榜样、同伴间相互学习以及家园共育来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一学期下来,幼儿都能有所提高和进步。
感触最深的就是本学期2位插班生,都是来自外地幼儿园,因此刚入园时因为插班生刚入园没有理解并遵守之前大家的“约定”,也让稳定的班级秩序有了一些波动和起伏,除了日常引导、榜样作用,我们还采取一系列奖励机制,如遵守约定给予贴纸奖励或者将好的行为与家长进一步沟通,共同强化引导等,让幼儿感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被肯定及重视了,并激励不断进步。
下学期我们老师和保育员将更细致地做好各项保教工作,并继续争取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为优化保教工作质量,科学、有效落实“幼小衔接”以及培养幼儿良好能力与品质而共同努力!
20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