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周计划
主题名称:中国娃 班级:大⑴班 日期:10月13日— 10月17日 带班老师:张露纹、张辰怡
本周重点 |
⒈开展线索“我们的首都北京”,引导幼儿了解首都的风土人情,初步感受天安门和京剧的魅力,萌生民族文化自豪感。 ⒉引导幼儿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尤其注意运动中的安全事项,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⒊引导幼儿了解土豆种植的条件,对自留地进行松土、拔草等活动。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来园 |
⒈来园接待:关注幼儿入园情绪,热情与幼儿打招呼,进行二次晨检。 ⒉来园活动:引导幼儿做好自主签到并记录当天的天气和气温;引导幼儿给水培植物换水并处理腐烂的植物;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如各类积塑、阅读绘本、绘画、棋类游戏等。 ⒊晨谈:我了解的北京,指导要点: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了解的北京是什么样的,北京有哪些著名建筑物。 |
户外锻炼 |
⒈队列练习:引导幼儿跟随音乐首尾连贯走圆形、两列交叉变换队形。 ⒉操节、韵律活动:鼓励幼儿跟随节奏进行韵律活动,动作认真到位。 ⒊弹性安排:如遇下雨天或者特殊天气,调整为室内体锻,提供沙包、皮球等材料,鼓励幼儿利用桌椅、柜子、空床以及垫子、彩圈、游戏桶进行组合游戏。 |
场地:⑦区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能将轮胎、梯子等组合,开展走、爬、跳等游戏。 |
场地:⑦区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用多种材料设计障碍路线(如爬梯-跳轮胎-滚垫子)组合运动。 |
场地:⑦区 重点指导:引导小组合作游戏(如多人拉圈、跳跃跨越),体验阻力与弹力,发展协作与身体控制力。 |
场地:⑦区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自由组合木板、竹梯、垫子等材料,进行游戏,动作协调灵活。 |
场地:⑦区 重点指导:将竹梯组合平放或架空,引导幼儿平稳行走或攀爬。 |
集体、 小组活动 |
活动一:天安门 (语言) |
活动二:藏影子 (科学) |
活动三:好听的京剧 (社会) |
活动四:火车飞机几点开 (数学) |
活动五:京剧脸谱 (美术) |
上午游戏 |
户外建构 (天安门) |
区域游戏 |
木工坊 (小帆船) |
角色游戏 |
生生园 (松土、拔草) |
区域活动:美工区:美丽的中式“盘扣”、国画“熊猫”、京剧脸谱;科探区:弹珠轨道、镜像对称;语言区:《中国建筑》、诗歌创编《我看(听)到……》;益智区:五子棋、认识时钟;建构区:天安门、宝船;生活区:趣味编织、中国结。 角色游戏:增加一些秋季的自然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冰糖葫芦、沙琪玛等美食,鼓励点心店推出试吃活动,吸引更多的小顾客。 |
下午体锻 |
场地:跑道东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能双脚并拢向前跳跃并能跳过一定大小的障碍物。 |
场地:最北面水泥地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能骑行过S弯道、障碍道路等。 |
场地:门卫东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能单手投掷沙包6米左右。 |
场地:生生园东山坡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能手脚并用地抓住绳索往上爬。 |
场地:爬笼+山坡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能组合轮胎梯子等用多种方式攀爬。 |
下午游戏 |
区域活动 |
户外角色(平衡区) (秋日野餐) |
区域活动 |
绘本室 (中国城市相关绘本) |
角色游戏 |
日常生活 |
⒈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聊聊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美食、名胜等,丰富对家乡的认识。 ⒉通过多媒体途径,加深幼儿对于首都文化的了解,例如京剧、泥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豪感。 |
家长工作 |
⒈建议家长与幼儿一同了解北京的文化,可以和幼儿聊聊北京的特产和建筑,丰富幼儿对首都北京的认识。 ⒉建议家长利用周末带幼儿去周边游玩,打卡郑和公园、太仓美术馆、博物馆等地标建筑,进一步感受太仓。 |
环境创设 |
⒈与幼儿共同布置“北京体验”主题板,保留幼儿有关首都文化的经验,同时利用自然材料制作中国地图。 ⒉利用幼儿制作的各种民族的美工作品装饰班级环境,营造国潮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