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顾学期课题开展成果。 陈迪:本学期课题开展过程中,结合“蒙芽”每月活动,优化了课题开展的框架。
略
二、各班介绍本学期“关键经验”关照下的“蒙芽课程”内容。 中一班: 一、课程缘起 前期回顾: 每天孩子们都会去看一看小花园,大家关心着种子是否发芽,每次几乎都把脸贴在了泥土上看看有没有小种子发芽了,孩子们发现种子一直藏在泥土里不出来,直到有一天,小朋友发现了几株新芽从泥土里钻了出来。这下可不得了,大家一下子又兴奋了起来,他们立马叫来了保安叔叔接上水管给小芽芽浇水。 几天又过去了,怎么还是这几株小芽芽呢。于是,我们再次寻找小种子不发芽的原因。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孩子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种子需要阳光、水、土壤。我们通过网络、班级有种植经验的阿姨,了解到种子发芽很重要的条件,跟气温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种植的时间过早,气温比较低,种子发不出芽。 我的思考:孩子们对种子不发芽充满了好奇和疑惑,这正是一个课程实践中很好的切入点,以此产生更有价值的教育意义。虞永平教授说过:“真正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依据《指南》的精神,从大自然,大社会中获得资源”“教师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去挖掘、寻找这些课程资源,并探索引导幼儿活动的有效方式”
略
三、分组研讨优化。
悦蒙教研组: 对于搭棚的材料、搭棚的方式,如果不先通过阿姨、保安叔叔的帮助,而是引导幼儿直接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材料并自主搭建,进行尝试,比如想到通过用晨锻时候的垫子搭建保暖棚,在尝试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探究并改进材料是否更加有价值性。其次通过两次搭棚的方式进行实验,其中缺少了对比性,比如引导幼儿一半搭棚一半不搭棚,是否更能够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温度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