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家校”课题第八期文献摘录(202302)
本期关键词:信息技术支持、家园工作
摘录整理者:王晓琳
摘录段落一:
构建线上家园共育平台需要良好的网络技术基础,幼儿园必须了解到各幼儿家庭对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情况,同时幼儿园应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及平台支持,让家园共育平台更具现代化、实用性、多样化,更好地促进幼儿学习与成长。
摘录段落二:
在平台建立中必须考虑到各方的互动性,家长可以通过平台向教师反馈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向家长分享幼教知识,在这种模式下家长不再是被动的教育工作参与者,而是主动的教育主体,家长要既接受教育,又促进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助力。
摘录段落三:
搭建家园共育平台还需要遵循人性化原则,按照幼儿教育的总目标与总要求,围绕着幼儿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家长教育情况有效开展工作,让家长可以在平台中获取自己最关心、最想了解的信息,让家园共育平台更好地为幼儿教育工作服务。
摘录段落四:
教师在学习线上平台时,要注意发挥网络教育平台中的三大功能。
其一,幼儿学习信息反馈功能,家长能通过教育平台了解到自己孩子在校的状况。其二,幼教知识的分享与科普。其三,。推送校园信息与分享幼教知识是家园共育平台的两大基本功能,教师必须掌握平台技术了解应用方法,满足高质量幼儿园教育的要求。
——以上均摘自《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搭建家园共育桥梁》贾广兰
摘录段落五:
充分运用网络,优化教学资源,倡导父母和幼儿共同阅读、一同欣赏电影等形式的亲子交流;一同合唱,共同绘画,一同制作手工,共同讲故事,定期举办 竞赛,共享好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使用这好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强亲子感情。
——以上摘自《谈信息技术下如何做好幼儿园家园共育》岑丽霞
摘录段落六:
家园共育必将朝着“共管+科技”的方向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方法,从园区管理者、幼儿教师、家长三大主体联动共育角度,全面实现从校园事务管理、校内外资源拓展、校园活动等一体化模式,突破传统家园共育面貌,全新构建数字协同育人空间,纵深家园共育在时间、空间等的维度,最终彰显出协同育人过程信息化的新建设态势。
摘录段落七:
“互联网+”下的家园共育可以确保幼儿院内一日常规活动情况、园方安全、餐饮情况等信息传播途径得以改善,拓展信息来源。,以虚实结合的形式突破了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形态迥异的家园共育活动、内容等呈现出流光溢彩的全方位开放状态,能够充分体现出高水平协同育人格局和特色。
摘录段落八:
在网络信息技术下,家园共育从“分开责任”迈向了“共同责任”,在便捷、多维、高效、开放式网络环境中,实现了一致性教育目标、教育幼儿的责任划分、教育内容的相互协助等,教育各方对幼儿的教育责任投入加大,推动着家园正向教育作用最大化。
摘录段落九:
要科学规划,加强建设队伍的教育理念革新,完成家园共育数字化专项行动规划的落实,谋定而动,减少协同育人的盲目性、无序性、随意性,确保合作整体的智慧化、高质量。
摘录段落十:
在网络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家园共育中,幼儿园要“兼顾硬件和软件通力建设、均衡发展”,以最经济的硬件投入和最大的软件效果实现家园共育数字化基础设计的完备和成熟,为虚拟空间下家园共育的推进夯实技术基础。
——以上均摘自《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共育让家园合作更有效》李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