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第一期文献摘录“家校社协同共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键内容: 建构家校社协同共育有机体必须正确认识三方教育主体。家庭、学校、社会有各自的育人重心,三方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结合自身的教育特性,在协同教育过程中优势互补。 在协同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可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成立协同教育交流中心,创办微信公众号、抖音推广号,及时分享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情况,表达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幼儿的期望和支持,确保协同育人过程中信息流畅,各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配合幼儿的需求。 家庭、学校和社会可以共同参与制定幼儿的教育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构建家校社“制定目标———研究计划———落实协同———评价反馈———反思调整”的有机协同体系,保持各方在育人过程中的一致性,确保幼儿获得综合的发展和成长。 二、校社协同现状调查问卷审议 钱燕:应该更体现学校与社会的协同现状的调查,调查对象,除了家长,还应该有保教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 王芳:是不是可以设置,有的题是针对不对人员来回答的?这样在汇总结果时也能分类清晰。 钱燕:调查对象建议涉及面更广一点,面向全中心下辖幼儿园的家长、涉及社区以及行政团队。 王晓琳:那就是第一部分的基本信息可以不需要。 王芳:因为是针对协同机制的,所以“在培养孩子成人成才这件事情上,您认为承担责任最多的应该是”“您认为对孩子成长过程影响最大的是(”这两个题针对性不强,可以不需要。 杜莹俨:这些题目需要进行一些分类,有些是可以共同,有一部分是指向不对调查对象的。 三、共同确定调整问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