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学习,了解中草药文化在幼儿园深透的现状 ⒈学习《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探索》一文,说一说中草药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的现状。 张露纹:文中的幼儿园,他们以课题为引领,依托 “学园生态教育体系”,将中医药文化全方位融入幼儿的学习与生活中。在环境创设方面,他们精心打造了充满中医药元素的班级环境,如模拟真实 “中药堂” 的 “同仁堂”,让幼儿在日常接触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吴戈非:在课程的融入上,更是亮点纷呈。从基础课程如体育、美术、生活坊、数学游戏等,到创造性游戏和实践课程,中医药文化元素巧妙渗透其中。 顾瑶:家园共育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进一步强化了教育效果。通过组织家长读书沙龙、微信平台推送知识、开展节日中医药文化活动,以及与高校合作、鼓励家长带孩子实地体验等,构建了全方位的教育合力。 朱静怡:这让我明白,教育不该是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参与能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场景和资源,让中医药文化真正扎根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二、观察实录分析,了解幼儿游戏实况及后续调整措施 王晓洁:请结合各班幼儿游戏的照片和观察实录,分析幼儿在与中草药资源互动中所获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张露纹:从照片来看,大班幼儿在 “中草药种植角” 游戏里,能准确识别多种中草药幼苗,通过查阅图书和询问教师,还掌握了中草药的生长周期与基本特性,如知道金银花在春季开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王晓洁:我们班的孩子则在 “中草药小药铺” 角色游戏中,了解了不同中草药的药性及用途,像肉桂能温里驱寒、山楂可消食健胃,这体现了幼儿自主学习与知识积累能力的提升。 顾瑶:在图中可以发现中班的幼儿对中草药的分类仍存在困惑,如将根茎类与叶类中草药混淆,对一些中草药的药理作用也仅停留在表面记忆,缺乏深入理解。 赵程程:“中草药手工作坊” 我们激发了幼儿的动手热情。幼儿们学习了制作中草药香囊、手工皂等,通过晾晒、捣碎、填充、搅拌等动作,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但是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稍微简单,更适合小班年龄段的幼儿。 吴戈非:利用中草药游戏开展系列的游戏体现了孩子们对中草药逐渐有了兴趣,但是设计游戏时还是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段,可以借鉴《指南》中的目标来复盘设计的游戏是否符合。 朱静怡:在游戏中,可以看到幼儿利用的中草药资源较有限,进一步拓展中草药资源的种类,除现有的常见中草药外,可结合季节引入更多时令中草药,如夏季增添藿香、佩兰等消暑化湿的中草药,让幼儿感受中草药与季节的紧密联系。 |